认证机构成本大幅提高,低价策略认证机构将面临倒闭
时间:2025-09-11
国家认监委2025年第16号公告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行业将迎来重大变革。新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的修订,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强化认证机构主体责任、提升认证有效性来加强行业公信力建设。
该规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设定了2025年9月至12月的过渡期,要求认证机构在此期间完成规则衔接工作。新版规则不仅对认证流程提出了更严格的技术要求,更通过量化指标规范行业运行,如明确规定审核员年度现场审核时间不得超过180天,人均匹配的有效认证证书不超过50张。这些变化将从根本上改变认证机构的运营模式,特别是对长期依赖低价策略的机构形成巨大冲击,行业洗牌已不可避免。新版规则对认证机构运营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审核员人均证书数量限制直接要求机构必须按比例扩充审核团队,这将大幅增加人力成本支出;
其次年度180天的审核时长上限使机构无法通过超负荷排班来摊薄成本,必须重新配置审核资源;
最后过渡期内机构还需投入额外资金用于人员培训、文件修订和系统升级。
这些成本压力对低价策略机构尤为致命——过去它们往往通过压缩审核人日、超配审核员等方式维持低价竞争,现在既要承担合规成本,又无法通过规模效应摊薄费用。
行业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后机构单张证书的合规成本将增加40%以上,而当前部分机构每单利润已不足300元,这种成本与收益的倒挂将迫使缺乏专业积累和资本实力的机构退出市场。监管层通过3.9和3.10条款建立的量化约束机制,实质上构建了认证行业的硬性准入门槛,那些无法完成服务模式转型的机构将面临生存危机。
- 上一篇:认证机构连续违规被重罚累计59.7万!审核员这些“红线”千万别踩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