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社保时代,认证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2025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明确规定:
9月1日之后,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存在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违法行为,可以依法请求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用人单位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意味着,国内所有认证机构,9月1日开始,强制全员社保时代的来临。
一、对认证机构的影响
根据认证机构资质审批要求,认证机构至少10名相应领域的专职认证人员。专职认证人员需满足社保缴费单位与认证机构一致的条件,若专职人员未缴纳社保,在双随机一公开动态监管检查时,认证机构将面临行政处罚,甚至资质被撤销的风险。
国内1200多家认证,国有认证机构一般遵守社保法律规定,给企业员工缴纳社保,但是占据90%的民营中小型认证机构,为控制运营成本,不给员工缴纳社保,或者约定工作一年或者多年后才给缴纳社保。
社保新规落地后,认证机构必须为全员缴纳社保承担相应的社保费用,对中小型认证机构而言,可能面临现金流压力,认证机构的运行成本必将陡然增加。
二、对认证人员的影响
早在2024年8月16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通知,CCAA综合服务平台于8月15日上线专兼职修改功能,实时处理专兼职信息修改申请,其中选择专职时,个人提交后,机构初核时须提交劳动合同、社保证明,意味着专职人员必须在认证机构缴纳社保,才能完成注册手续。
对部分兼职认证人员而言,全员社保时代的来临,如果审核员为获得更多的专业代码,通过美化工作专业经历,继续提供虚假工作证明盖章上传CCAA3.0系统,必将给认证人员自身埋雷。
全员社保时代政策的来临,短期内将增加认证机构的合规成本,但是长期来看,必将淘汰部分不合规的认证机构。
认证认可协会等行业主管部门可结合社保最新政策,在人员初始注册和专业经历扩充时,增加社保和劳动合同证明材料查验,进一步优化认证人员能力评价程序,把控关键环节,规范行业秩序,提升认证公信力。
- 上一篇:全名单!2025年新批认证机构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