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信认证-全国24小时服务电话199-3586-9001

充电宝行业大地震:供应链暴雷,认证大面积“冻结”

时间:2025-07-01

6月28日,全国各大机场的安检口前,不少旅客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他们随身携带的充电宝被拦了下来。原因很简单:充电宝上没有那个小小的菱形“CCC”标志,或者标志不够清晰。

这源于民航局在6月26日发布的一则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专家指出,锂电池在万米高空的航空环境中风险被显著放大。压力变化可能加剧电池内部不稳定,而一旦在密闭客舱内起火,灭火难度极大,后果不堪设想。新规明确划出三条“禁飞”红线:无3C标识、标识模糊或伪造、以及特定被召回的型号批次(涉及罗马仕、安克等品牌部分型号)。

各地机场已迅速响应。深圳宝安、杭州萧山等机场提前开始严查;成都天府机场设立了充电宝暂存区;部分机场还提供快递服务,方便旅客处理不合规产品。

供应链暴雷,认证大面积“冻结”

新规的严格执行,恰逢充电宝行业核心供应链的一次重大危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显示,包括罗马仕、安克创新、小米、倍思、绿联等多家知名品牌在内的部分充电宝产品的3C认证状态,在6月初开始被集中变更为“暂停”或“撤销”。

这场危机的风暴眼,指向了一家重要的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调查发现,该供应商将部分电芯生产外包后,代工厂违规更换了电池隔膜的原材料,直接导致电芯的热失控风险大幅提高(即在较低温度下更容易起火爆炸)。安克创新在随后的召回公告中,也间接证实了“某供应商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问题的深层根源,还在于数码电芯行业长期存在的潜规则:相比对安全要求极高的动力电池(如电动汽车用),数码电芯(如充电宝用)的材料纯度要求通常较低(98% vs 99.995%), 这无形中为一些厂商偷工减料、降低成本留下了操作空间。

供应链的这颗“雷”被引爆,迅速波及下游品牌。罗马仕、安克创新、小米、倍思、绿联等头部品牌的多款热销快充移动电源产品,其3C认证资质被同步暂停或撤销。

行业巨震,洗牌加速

随之而来的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召回。罗马仕和安克创新分别宣布召回49万台和71万台问题充电宝,总计超过120万台,创下国内充电宝行业最大缺陷产品召回纪录。

召回对相关企业打击沉重。据透露,罗马仕的充电宝业务实际上已处于暂停状态,每月营收损失巨大,团队全力扑在召回工作上。安克创新则紧急终止了与问题供应商的合作。

整个行业格局面临重塑。这场安全危机叠加民航新规,将充电宝行业的准入门槛骤然提升了3-5倍。 单款产品的3C认证成本从原来的约2万元飙升到8-12万元,测试周期也从原来的几周延长至45个工作日。业内普遍预计,高达80%的中小充电宝企业将因此被淘汰出局。

头部品牌纷纷开启自救与转型:安克创新转投更可靠的供应商锁定产能;小米加速推进新型安全电芯的验证;绿联则启动了更严格的供应商“双盲检测”机制。

安全才是真正的通行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行动传递出明确信号:3C认证不再是“一劳永逸”的“终身制”。 它将成为动态监管的重要手段。此次大批产品认证状态变更为“暂停”,原因直指“关键元器件变更”、“产品一致性不达标”。

监管正在持续加码。6月18日,工信部公示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修订计划,对过充电、针刺、挤压、热滥用等安全测试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并拟规范关键材料的使用。

民航新规也带来了标准差异:境内航班严格查3C标识,国际航班虽暂不要求3C,但仍需遵守能量限制(≤100Wh)。值得注意的是,港澳地区对违规携带充电宝的处罚更为严厉,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同时,高铁系统可能跟进安检新规,快递企业也已开始拒收问题充电宝。

消费者如何应对?

认准本体标识: 安检时,纸质证书、截图、包装盒标识均无效! 只认充电宝本体上的激光雕刻或凸起印刷的清晰CCC标识。警惕电商平台上的假冒贴纸。

检查标识真伪: 真标识通常具备激光雕刻的立体边框、强光下显现“中国认证”字样、撕开表层内含唯一防伪码等特征。

核对召回信息: 通过国家缺陷产品召回中心官网查询,确认自己的型号是否在召回之列。

旧款注意: 即使是2024年8月前生产的质量合格旧款,若无本体CCC标识,也将被民航拒载,面临淘汰。

请记住:“安全,才是真正的通行证。”

质信认证微信